在南亚次大陆的上空,紧张局势如阴霾密布,印巴冲突的战火再度点燃。而在这场激烈的对抗中,中国产歼 10C 战斗机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,强势闯入全球视野,其卓越表现深刻影响着地区军事格局与国际关系走向。
巴基斯坦与印度,这对宿敌围绕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由来已久,空中对峙更是家常便饭。近年来,印度空军不断扩充军备,引入法国 “阵风”、俄罗斯苏 - 30MKI 等先进战机,试图在地区空中力量对比中占据上风,巴基斯坦空军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。在此严峻形势下,歼 10C 的到来宛如一场及时雨。2022 年,首批歼 10C 交付巴基斯坦空军,迅速成为其捍卫领空的利刃。
当地时间 5 月 7 日凌晨,冲突的导火索被点燃,印度空军发动代号为 “辛杜尔” 的突袭行动,妄图复制 2019 年巴拉科特空袭的 “成功”。然而,这次巴基斯坦空军早有防备,歼 10C 战机紧急升空迎敌。据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公布,巴空军凭借出色的战术与装备,成功击落包括 3 架 “阵风” 在内的 6 架印度战机。网络上流传的战机残骸照片、现场视频,成为歼 10C 辉煌战果的有力佐证。一架 “阵风” 残骸在印度巴特恩达空军基地附近村庄被发现,距离机场不到 20 公里,大概率是被搭载 PL-15E 中远程导弹的歼 10C 远距离击落。
歼 10C 能在空战中大放异彩,归根结底源于其强大的性能。它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半战机,具备超音速机动能力,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中能够灵活应变。其配备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(AESA)堪称 “火眼金睛”,拥有超过 1200 个 T/R 组件,探测距离超过 220 公里,相比之下,“阵风” 装备的 RBE2 - AA 雷达仅有 836 个 T/R 组件,探测距离约 150 公里,且抗干扰能力较弱。这意味着在远距离遭遇战中,歼 10C 能够先敌发现、先敌锁定。
此外,歼 10C 可挂载的 PL-15E 先进空空导弹,射程可达 150 公里以上,为其提供了超视距打击能力。在此次印巴空战中,歼 10C 凭借雷达与导弹的完美配合,在超视距外对印度战机发动攻击,打得对方措手不及。而且,据巴基斯坦媒体透露,早在 4 月底的空中接触中,歼 10C 就曾成功对 “阵风” 实施电子干扰,使其雷达与通信设备一度瘫痪,展现出强大的电子战能力,在电子战领域对 “阵风” 形成压制。
歼 10C 在印巴冲突中的出色表现,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从地区军事格局看,巴基斯坦空军凭借歼 10C 成功扳回一城,扭转了以往在与印度空军对峙中的部分劣势,有效遏制了印度空军的嚣张气焰,维持了南亚地区空中力量的相对平衡。这不仅提升了巴基斯坦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,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增添了新的保障因素。
从国际军火市场角度而言,歼 10C 凭借实战佳绩,瞬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。此前,部分国家对中国战机的实战性能持观望态度,此次歼 10C 用击落 “阵风” 等战果说话,有力证明了中国军工产品的可靠性与先进性。这无疑为中国战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,吸引更多国家关注中国航空装备,提升中国军工产品在全球军火市场的竞争力,未来有望在国际军售领域开辟更广阔天地。
在国际关系层面,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传统友谊在此次冲突中得到进一步巩固。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歼 10C 等先进装备,助力其维护国家安全,彰显了两国 “铁杆” 情谊。而印度在此次冲突中战机折损,可能促使其重新审视自身军事战略与对外军事采购策略,同时也会影响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的姿态与行动。此外,其他国家也会基于此次冲突中歼 10C 的表现,重新评估中国军事技术发展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潜在影响,进而调整自身的外交与军事战略布局。